三国 魏 术士。字 公明,平原 (今 山东 平原 西南)人。应 清河 太守 华表 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
引南朝•梁 刘孝标 《辩命论》:“臣观 管輅 天才英伟珪璋特秀……而官止少府年终四十八,天之报施何其寡与!”唐•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孩笑之时见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者许其聪明。审 清河 管輅 之天文对 夏江 黄 童之日蚀。”
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
管 [ guǎn ] 1. 吹奏的乐器。 如 管乐器。管弦乐。 2.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 如 管道。管线。管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管中窥豹。气管。血管。针管。双管齐下。 3.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 如 电子管。晶体管。 4. 负责,经理。 如 管理。 [更多解释]
辂 [ lù ] 1. 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2. 古代的一种大车。 [更多解释]
答:管辂的拼音是:guăn l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管辂 的发音
答:管辂的意思是:三国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应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
答:管辂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管路,灌录,关陆,官路,官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