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正涂”。犹正道。
引汉•赵岐 《<孟子>题辞》:“孟子 閔悼 尧、舜、汤、文、周、孔 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五:“我的路径已经是明了了只有出于辞职的一途。如终是工具但好在是被用在正途上的工具。”
叶圣陶 《城中》:“毕业学生往往来问进那个中等学校好便回答他们总是官立的中学或师范好因为那是正途。”
清 制官吏以进士、举人出身与以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荫贡出身的称正途。由捐纳或议叙而得官的称异途。
引《清会典事例·礼部·录送乡试一》:“五十二年议准正途贡监,令该监照例收考分别去取。”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徵辟难道算得正途出身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及至他批了出来底下人的命,也是什么正途出身封疆开府。”
孙中山 《五权宪法》:“从前 中国 的官吏凡经过考试出身的人便算是正途,不是考试出身的人不能算是正途。”
正途,汉语词汇。
拼音:zhèng tú
释义:1、正道;正路。
清制官吏由进士、举人出身者称科甲,与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生及恩优监生、荫生出身者皆为正途其由捐纳或议叙等得官者则称异途出身。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得为翰林院、詹事府及吏、礼二部官,满族官员不拘此例。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更多解释]
途 [ tú ] 1. 道路。 如 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更多解释]
答:正途的拼音是:zhèng tú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正途 的发音
答:正途的意思是:①.正道。②.旧称文官由科甲出身,武职由行伍出身者。
答:正途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政涂,正徒,证徒,郑图,正涂,征途,争涂,征徒,蒸徒,争途,正土,征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