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送终殯葬其仪有三……二曰水葬,沉流漂散。”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第十三章:“老了的 藏 人……往往尚有未确死者其家人即弃之河中,行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
水 [ shuǐ ]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如 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2. 河流。 如 汉水。湘水。 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4. 液汁。 如 水笔。墨水。 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如 贴水。外水。肥水。 6. 指洗的次数。 如 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7. 姓。 [更多解释]
葬 [ zàng ] 1.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 如 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礼。葬仪。 [更多解释]
答:水葬的拼音是:shuǐ zà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水葬 的发音
答:水葬的意思是:把死者的尸体投进水中,任其沉流漂散的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