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


    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

    拼音: qī zuǐ bā shé
    注音: ㄑㄧ ㄗㄨㄟˇ ㄅㄚ ㄕㄜˊ
    样式:ABCD式
    感情:中性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类型:联合式

    七嘴八舌的意思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出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

    例子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正音”,读作“zuǐ”,不能读作“zhuǐ”。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七嘴八舌”和“众说纷纭”;都有“议论纷纷”的意思。但“七嘴八舌”多用于口语;偏重指人多嘴杂;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众说纷纭”偏重指意见多种多样。

    歇后语 一家十五口 —— 七嘴八舌

    谜语 一家15口 (谜底: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的详细解释

    【释义】

    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语或出明・冯惟敏〈仙桂引・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曲。

    【典源】

    ※明・冯惟敏〈仙桂引・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曲(据《海浮山堂词稿》卷二引)

    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笑往事都看成一梦蝶,觑行踪恰便似风中叶。好功名少了半截,早抽身省去巴竭。猛想起冷清清竹篱茅舍,翠[1]青山绿野,静沉沉洞府岩穴。 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2],脱离了七嘴八舌。只俺这皓首南来,看了那黄河东去,急回头红日西斜。闹攘攘闲是非谁人待惹,急煎煎恶思量那会周折。不看眉睫,不下锹。俺如今还待要顺水推船,又只怕留不住下阪行车。

    注解

    [1]巍巍:崇高雄伟的样子。

    [2]万绪千头:形容事情繁多,头绪纷乱。见“千头万绪”。

    【典故】

    在汉语中,使用七和八组成的词语相当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扯八扯”等,是汉语中常见的组合,都有点杂乱的意思。出现“七嘴八舌”较早的文献,如明代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二下》有一阕〈仙桂引〉,标题为〈思归〉的曲,是讲作者想归隐的心境。其中有几句:“猛想起冷清清竹篱茅舍,翠巍巍青山绿野,静沉沉洞府岩穴。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万绪千头,脱离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说回想起自己当赶快脱离官场是非,归隐到那青山绿野的茅舍,虽是冷清、静沉,却可以省却多少烦恼,避开那人多嘴杂的是是非非。后来“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

    【书证】

    • 01.明・冯惟敏〈仙桂引・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曲:“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万绪千头,脱离了七嘴八舌。”(源)
    • 02.明・张凤翼《灌园记》第八出:“将军虽不说,只怕军人们七嘴八舌,要讲开去,怎生是好?”
    • 03.《平妖传》第八回:“慈长老被众僧七嘴八舌,气得开口不得,回到房中落了几点眼泪。”
    • 04.《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既然打伙子合起气来,这些管家们的令正,谁是不知道的?七嘴八舌,动起老婆舌头,禀知了相主事的娘子,对著相主事说了。”
    • 05.《红楼梦》第九○回:“二爷是知道的,咱们家里都是言合意不合,送点子东西没要紧,倒没的惹人七嘴八舌的讲究。”
    • 06.《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师爷急了,……通通请来相劝。不消一刻,一齐来了,当下七嘴八舌,言来语去。”

    【用法】

    语义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

    类别用在“众人谈论”的表述上。

    例句

    这群人在一起七嘴八舌,不知道在谈论什么事。

    这个消息一传开,公司同仁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主席才一讲完议题,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七嘴八舌地说著车祸的经过。

    你们推派个代表出来,这样七嘴八舌,我如何听得清楚?

    今天班会讨论毕业旅行,同学七嘴八舌地争相提出意见。

    这种议题事关重大,不相干的人请不要七嘴八舌,穷起哄。

    翻译


    1. all talking in confusion
    2. говорить наперебой
    3. brouhaha de voix(conflit d'opinions)

    七嘴八舌字义分解


    读音(qī), 一部,共2画

    ①.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②.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③.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读音(zuǐ), 口部,共16画

    ①.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 如: 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

    ②.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 如: 山嘴。壶嘴儿。

    读音(bā), 八部,共2画

    ①.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读音(shé), 舌部,共6画

    ①.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如: 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②. 语言辩论的代称。 如: 舌战(激烈议论)。

    ③. 像舌头的东西。 如: 帽舌。火舌。

    ④. 铃或释中的锤。

    ⑤.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Copyright © 2024 www.renren.cq.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渝ICP备2025049897号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工程机械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