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不请之法的意思


    不请之法

    拼音:bù qǐng zhī fă 怎么读不请之法朗读
    注音:ㄅㄨˋ ㄑㄧㄥˇ ㄓ ㄈㄚˇ
    繁体:不請之法

    不请之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佛教语。谓佛陀无人请问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净土法门;其形式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引证解释


    1. 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无量寿经》卷上:“﹝ 如来 ﹞兴大悲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网络解释


      不请之法

      不请之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qǐng zhī fǎ,是指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

    不请之法的字义分解


    1. 拼音 bù,fǒu 部首总笔画 4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2. 拼音 qǐng 部首总笔画 10

      请 [ qǐng ] 1. 求。 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请进。请坐。请安。请便。 3. 延聘、邀、约人来。 请客。请柬。邀请。 4. 谒见、会见。 “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更多解释]

    3. 拼音 zhī 部首 丿 总笔画 3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4.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 仿效。 效法。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法式。法帖。 5. 佛家的道理。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法师。法器。法事。 7. 指“法国”。 法文。法式大菜。 8. 姓。 [更多解释]

    不请之法的常见问题

    1、不请之法的拼音是什么?不请之法怎么读?

    答:不请之法的拼音是:bù qǐng zhī fă

    点击 不请之法朗读 朗读图标播放 不请之法 的发音


    2、不请之法是什么意思?

    答:不请之法的意思是: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Copyright © 人人网络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工程机械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