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引《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元•鲜于必仁 《折桂令·画》曲:“手掛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官场维新记》第六回:“袁伯珍 弄得得意忘形了。”
沙汀 《在祠堂里》:“当他向他的同事问询了几句以后他就更加嚷叫得口沫乱飞显出一种得意忘形的神态。”
因高兴而物我两忘。语本后形容人高兴得忘其所以举止失去了常态。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辋川图〉曲:「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取其精神而遗其形式。
引语本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意而忘其形邪?」
得 [ dé ] 1. 获取,接受。 如 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 如 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 如 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 如 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 如 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得 [ děi ] 1. 必须,须要。 如 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 如 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 如 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 如 跑得快。香得很。 [更多解释]
意 [ yì ] 1. 心思。 如 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2. 心愿,愿望。 如 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 如 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4. 料想,猜想。 如 意料。意想。意外。 [更多解释]
忘 [ wàng ] 1. 不记得,遗漏。 如 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更多解释]
形 [ xíng ] 1. 实体。 如 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2. 样子。 如 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3. 表现。 如 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4. 对照,比较。 如 相形见绌。 5. 状况,地势。 如 形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更多解释]
答:得意忘形的拼音是:dé yì wàng xí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得意忘形 的发音
答:得意忘形的意思是:①.因高兴而物我两忘。语本后形容人高兴得忘其所以,举止失去了常态。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辋川图〉曲:「得意忘形,眼兴迢遥。」②.取其精神而遗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