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包拯的意思


    包拯

    拼音:bāo zhěng 怎么读包拯朗读
    注音:ㄅㄠ ㄓㄥˇ

    包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执法严峻不徇私情,被旧的史书小说渲染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Bao Zheng;

    国语辞典


    1. 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刚直,历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办案严正不避权贵时人比其为「黄河清」。当时京师流传关节不到阎罗包老」之语,为宋代有名清官,卒谥孝肃。

    网络解释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百姓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概述图片来源:《历代圣贤名人像册》

    包拯的字义分解


    1. 拼音 bāo 部首总笔画 5

      包 [ bāo ]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 包装。包饺子。 2. 包好了的东西。 邮包。背(bèi )包。 3. 装东西的袋。 书包。皮包。 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5. 总揽,负全责。 包销。包揽。 6. 保证。 包赔。包在我身上。 7. 约定的,专用的。 包饭。包工。 8. 围。 包围。包剿。 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 包子。糖包儿。 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 脓包。 11. 姓。 [更多解释]

    2. 拼音 zhěng 部首总笔画 9

      拯 [ zhěng ] 1. 援救,救助。 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 [更多解释]

    包拯的常见问题

    1、包拯的拼音是什么?包拯怎么读?

    答:包拯的拼音是:bāo zhěng

    点击 包拯朗读 朗读图标播放 包拯 的发音


    2、包拯是什么意思?

    答:包拯的意思是: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刚直,历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办案严正,不避权贵,时人比其为「黄河清」。当时京师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为宋代有名的清官,卒谥孝肃。


    3、包拯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哪些?

    答:包拯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保证,暴政,报蒸,暴征,报政,保正


Copyright © 人人网络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工程机械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