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和乐;安乐和睦。
引语本 汉•班固 《东都赋》:“至于 永平 之际重熙而累洽。”
宋•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幸逢熙洽未奉燕间。一违前蹕之音,四遇亲祠之庆。”
宋•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今君臣熙洽穆穆皇皇。”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臣窃计之不若穷作乐之原,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
谓兴盛普及。
熙洽(1883年(正确出生时间:1884年10月18日即清光绪十年甲申八月三十日申时)——1950年(正确死亡时间:1952年10月29日【3】))字格民辽宁沈阳人,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穆尔哈齐的后裔;辛亥革命时熙洽曾经参与宗社党的复辟活动致力于恢复清朝统治;而且熙洽早年就读于日本东京振武学校与士官学校。“九·一八”事变熙洽不顾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派出代表到长春迎接日军。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合谋监视下熙洽声明与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宣告吉林省独立成立军政合一的吉林省长官公署自任长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熙洽被引渡回中国。1950年病死于哈尔滨狱中终年66岁。(1952年10月29日【3】,爱新觉罗·熙洽因尿毒症而偶发脑溢血在黑龙江哈尔滨(当时抚顺战犯管理所暂迁此地)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卫系”病逝。郭布罗·润麒(溥仪三妹夫、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在侧护理终年69岁。死后归葬沈阳老家)
熙 [ xī ] 1. 光明。 2. 兴起,兴盛。 3. 和乐。 如 熙怡。熙笑。 4. 古同“禧”,福,吉祥。 5.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6. 古同“嬉”,嬉戏。 [更多解释]
洽 [ qià ] 1. 跟人联系,商量。 如 面洽。接洽。 2. 谐和。 如 融洽。 3. 广博,周遍。 如 博识洽闻。 4. 沾湿,浸润。 如 内洽五脏。 [更多解释]
答:熙洽的拼音是:xī qià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熙洽 的发音
答:熙洽的意思是:欢乐和洽。
答:熙洽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喜洽,喜恰,习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