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
例子: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 结构》)
正音:“提”,读作“tí”,不能读作“dī”。
比喻恳切教诲。语本《诗经・大雅・抑》。△“三令五申”
[1]小子!未知[2]。[3]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诗经》是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是朝廷上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抑〉一诗出自大雅,相传是春秋卫武公所作,用以自励之诗。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赐爵,是为卫武公。卫武公治理国家的态度十分开明,总是广纳百官的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因此得到卫国臣民的爱戴,让卫国成为春秋初年的大国。在这一段诗中,卫武公表达了他对后代子孙的关心与恳切叮咛,他说:“这些年轻人啊!还不懂得分辨善恶得失。为了怕他们迷失方向,我不仅当面告诫他们,还用手提拉著他们的耳朵,详细地叮嘱,希望他们永远记住我的吩咐。”后来“耳提面命”这句成语,就从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恳切教诲。
语义比喻恳切教诲。
类别用在“告诫教诲”的表述上。
①母亲的耳提面命,我时刻不敢忘。
②我们虽然将离开学校,但是老师平日的耳提面命,将永志不忘。
③虽经多年,父母对我耳提面命、谆谆告诫的神情,仿佛仍在目前。
④想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曾耳提面命,告诫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⑤中场休息时,只见双方教练对队员耳提面命,希望下半场能有更佳的表现。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