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平常人。
引《汉书·王莽传上》:“僮奴衣布马不秣穀,食饮之用,不过凡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唐•康骈 《剧谈录·真身》:“若凡庶者身贱名微德不及远,其教不出於闺门其言不行於僕妾。”
宋•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岂伊凡庶可测高深?”
清•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彼诸儒博士者过於尊圣贤而疏於察凡庶。”
凡 [ fán ] 1. 平常的,不出奇的。 如 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 如 凡尘。凡心。 3. 所有的。 如 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4. 总共。 如 全书凡二十八卷。 5. 大概,要略。 如 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更多解释]
庶 [ shù ] 1. 众多。 如 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 平民,百姓。 如 庶民。庶人。黎庶。 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 如 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 如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更多解释]
答:凡庶的拼音是:fán sh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凡庶 的发音
答:凡庶的意思是:平民;平常人。
答:凡庶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蕃庶,烦数,繁庶,凡数,繁数,番薯,矾书,蕃薯,烦暑,反书,繁暑,蕃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