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龙,民间食俗类似花卷一类的面食。“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这天,每家每户要吃懒龙,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所谓懒龙是用发面蒸的一条长形卷体,做法是把发面擀薄制成长片放上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长条形盘于笼屉中,蒸熟后切开,家人分而食之。四川方言中懒龙指的是很懒的男人。
懒 [ lǎn ] 1. 怠惰,与“勤”相对。 如 懒汉。懒怠。懒散。懒洋洋。 2. 疲倦,没力气。 如 伸懒腰。浑身酸懒。 [更多解释]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如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如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如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更多解释]
答:懒龙的拼音是:lăn ló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懒龙 的发音
答:懒龙的意思是:方言。花卷一类的面食。
答:懒龙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栏笼